职工在工作时间突发疾病经抢救超过48小时后死亡是否认定工伤争议频发

云资讯 >
法治日报
分享

工伤认定“48小时”之争何解

职工在工作时间突发疾病经抢救超过48小时后死亡是否认定工伤争议频发

●现代人的工作强度、工作压力不断加大,因此引发疾病并导致伤残、死亡的现象屡屡发生,如果仅以死亡与否、抢救时间作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判断标准,难免被质疑有失公平,还有可能发生伦理风险

●视同工伤的“48小时时限”近年来备受争议,但从各地执法实践来看,此条款往往被作严格的解释,相关司法机关也一再明确不应对其进行扩大化

●“48小时时限”条款应该与时俱进,比如当下远程办公越来越多,已经突破《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作地点范畴,一旦在这种情况下发病,是否应该纳入其中

今年5月,多起职工在工作期间突发疾病经抢救超过48小时后死亡被认定为工伤的案例引起社会热议。

而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只有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现代人的工作强度、工作压力不断加大,因此引发疾病并导致伤残、死亡的现象屡屡发生,如果仅以死亡与否、抢救时间作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判断标准,难免被质疑有失公平,还有可能发生伦理风险。

专家建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条款应该予以修改,未来可以忽略“48小时时限”,从突发疾病“是不是因工作原因造成的”这一角度进行完善,即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因为工作原因直接导致疾病发作死亡或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视同工伤。

根据时限区分工伤

或被质疑有失公平

5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5件工伤认定和工伤保险类行政检察监督典型案例,其中一起案例即是职工抢救时间超过48小时死亡被认定为工伤。

梁某某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某县住建局职工。2016年9月29日,梁某某受单位指派前往某市参加会议,当日下午会议结束乘车返回途中,突然昏倒、丧失意识。经送医院抢救多日无好转可能,梁某某家属签字放弃治疗。医院于当年10月9日宣告梁某某死亡。

之后,梁某某的妻子颜某某向该县人社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县人社部门认为梁某某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的视同工伤情形,不予认定为工伤。

随后,颜某某历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一审和二审、申请检察监督,由某市人民检察院提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抗诉。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采纳了抗诉意见,再审判决责令某县人社部门限期重新作出决定。接着,某县人社部门履行判决,作出梁某某属于工伤的认定。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典型案例5天后,也就是5月17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则相关案例,职工家属在“48小时时限”到来之前放弃治疗导致职工死亡,被认定为工伤。

2017年12月,上海某服务公司聘用郝某从事保洁工作。2018年12月5日16时许,郝某在工作时突然晕倒,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医生在治疗期间多次告知家属,郝某病情危重,随时有心跳呼吸骤停的可能。在郝某抢救治疗将满48小时之际,郝某的丈夫张某在病历上签名放弃治疗。接着,医院宣告郝某死亡。

2019年4月,张某向上海某区人社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几个月后,区人社部门作出认定工伤决定。上海某服务公司不服,起诉至法院。历经一审、二审,2020年4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维持人社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

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发布此案例的同时,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级人民法院办结一起超“48小时时限”工伤认定案件。二审判决书显示:浩斯巴雅尔生前任杭锦旗巴拉贡镇人大主席,2020年3月26日下午,浩斯巴雅尔到巴拉贡镇异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工作,当天18时许,浩斯巴雅尔突然倒地抽搐,后被就近送医抢救。3月28日凌晨4时许,浩斯巴雅尔转院至杭锦旗人民医院治疗,被诊断为脑死亡。3月30日,浩斯巴雅尔临床死亡。

由于杭锦旗人社部门不予认定浩斯巴雅尔构成工伤,家属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法院判决撤销杭锦旗人社部门《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判令其重新作出工伤认定。杭锦旗人社部门提起上诉。鄂尔多斯市中院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5月18日,杭锦旗人社部门对浩斯巴雅尔视同工伤作出认定。

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黄乐平曾参与《工伤保险条例》的修改工作。他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工伤保险条例》实施以来,只要“48小时时限”条款存在,上述现象就会不断发生。

在黄乐平看来,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仅仅因为“48小时时限”而区分为是否享有工伤待遇,难免被质疑有失公平。同时,由于是否认定为视同工伤,对于职工的直系亲属与用人单位来说利益重大,而且完全是逆向的,有可能发生伦理困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研究室副主任王天玉告诉《法治日报》记者,“48小时时限”条款本身是工伤保险的扩大适用,即以时间限度代替应有的因果关系审查,以工伤保险承担其他社会保障功能。

但在王天玉看来,由于“48小时时限”条款属于强制性分配风险,仅以积极抢救48小时作为考虑,在实践中容易发生道德风险。

取消工作致病因素

主体面临两难选择

“48小时时限”条款源于1996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中的相关规定。

据黄乐平介绍,《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规范了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发病死亡的工伤认定问题。

根据《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在生产工作的时间和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伤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紧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黄乐平介绍称,2004年1月1日,《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被《工伤保险条例》替代。《工伤保险条例》调整了此类工伤认定的条件,将这种情形视同工伤,同时取消了对发病原因的限制,但增加了死亡时间的限制,即“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才能视同工伤。

在黄乐平看来,这样的规定使相关主体面临两难选择。比如,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在送医院抢救时,用人单位可能千方百计地要求维持职工的生命至48小时后,职工亲属则面临放弃治疗还是放弃工伤待遇。

“无论是对利益相关方来说,还是对立法来说,都是一个选择难题。”黄乐平说。

2006年发生的山东建筑工人孙某案即是一个佐证,此案被收入《中国行政审判案例》第二卷。

2006年8月23日7时许,建筑工人孙某在工作过程中突发疾病,随后被送进医院抢救。在医院告知病人已没有继续存活可能的情况下,其家属于“48小时时限”之前决定放弃抢救。孙某于8月25日凌晨去世。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中,载明孙某是因“抢救无效”死亡。

经孙某的家属申请,2006年12月,当时的东营市劳动保障部门对孙某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孙某所在的单位不服,提起诉讼。历经一审、二审,两级法院均维持东营市劳动保障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

2010年,《工伤保险条例》迎来第一次修改,黄乐平当时就提出过修改建议。

据黄乐平观察,在《工伤保险条例》修订前后,职工家属放弃治疗和职工单位坚持要求对没有生存希望的病人进行治疗的情况不断发生。

2012年,建筑工人尹广安之死轰动一时。

时年51岁的尹广安在工作期间突发脑溢血被送往医院,在30个小时的抢救期间,他所在的劳务公司有人来到医院,希望医生用呼吸机维持其生命,逃避工伤赔偿。其家人获悉“48小时时限”后,决定撤下呼吸机,让尹广安自然死亡。

2016年5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法规司在一份复函中称,建议对《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视同工亡的理解和适用,应当严格按照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径直送医院抢救等四要件并重,具有同时性、连贯性来掌握。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院长沈建峰告诉《法治日报》记者,视同工伤的“48小时时限”近年来备受争议,但从各地执法实践来看,此条款往往被作严格的解释,相关司法机关也一再明确不应对其进行扩大化。

沈建峰分析认为,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视同工伤本身已经是对工伤制度的突破,不宜对视同工伤作进一步的扩张适用。毕竟工伤强调工作因素,而视同工伤情况下,工作因素并不明确。

与时俱进修订条款

避免发生伦理风险

对于工伤认定“48小时时限”存在的矛盾和不足,主管部门已经关注到并正在研究。

2019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8647号建议的答复中称,《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的规定,考虑了此类情况导致的死亡可能与工作劳累、工作紧张等因素有关,一定意义上是将工伤保险的保障范围由工作原因造成的“事故伤害”范围扩大到了“因病”范围,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工伤保险的职能范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为,在对此类情形工伤认定的把握上,既要考虑工伤保险的制度属性和我国现阶段国情特点,还应兼顾与用人单位、社会保险基金之间的利益平衡,不能无限度扩大。

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就此进行了相关调查和研究。对于全国人大代表在建议中提出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的建议,将提请全国人大法工委等机关,在完善工伤保险法律制度过程中予以参考。

2020年1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4242号建议的答复中再次提及工伤认定“48小时时限”问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称,在我国,关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各方观点亦不尽相同,有专家学者认为该条款在实践中过于宽泛,加重了企业的负担,要求删除该条款。“下一步,在修订《工伤保险条例》时,我们将统筹各方意见……更好地实现用人单位利益与职工利益双维护的目标。”

工伤认定“48小时时限”问题亟须解决。在黄乐平看来,现代人的工作强度、工作压力不断加大,因此引发疾病导致伤残、死亡的现象屡屡发生,其中在48小时之外死亡的,均不能被认定为工伤。不考虑是否因工作原因引起,仅以死亡时间作为判断标准,会造成巨大的待遇差异。

黄乐平的建议是对此条款进行修改: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因为工作原因直接导致疾病发作死亡或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认定为“视同工伤”。

黄乐平称,这样修改,既可以避免发生伦理风险,也可适当地减少与工作无关的突发疾病而被认定为视同工伤的情况,从而减少工伤保险的负担。

王天玉则认为,还是可以保留“48小时时限”条款,因为在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下,由工伤保险承担一部分无法查明因果关系的损害后果,扩大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还是有其合理性的。

在他看来,对于这种不得已的制度选择,下一步要对“48小时时限”条款的适用条件进行细化,比如明确界定积极抢救、抢救的程度、家属的选择权限等。

王天玉提醒说,“48小时时限”条款应该与时俱进,比如当下远程办公越来越多,已经突破《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作地点范畴,一旦在这种情况下发病,是否应该纳入其中?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时限,区分工伤,质疑,有失公平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中国财投网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新闻中心

随着手机更新迭代的速度加快,不少年轻人手中都有多部闲置手机。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等2020年发布的《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及综合
NSA是一网多用,SA是专网专用。NSA模式的网络就像城市道路,既跑汽车也跑自行车,而独立建设的SA模式网络类似于高速公路,跑的都是5G信号。
日前,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和国家医保局等28个部门研究制定的《加快培育新型消
十四五规划纲要勾勒出未来五年数字经济发展蓝图,在此背景下,多方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十四五数字经济专项规划、新时期推动互联网+政策
数字经济日益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数字化正在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与前三次工业革命不同,在以数字科技为代表的新一轮工
视频开会、共享文档、移动审批、电子证明……如今,上班并不一定要踏入办公室,掏出手机,打开电脑,我们就可以加入一场会议,或是和同事在
每年春节过后,招工、用工就成为众多企业的头等大事。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对企业用工需求的高度关注,各类春季招聘会成为求职者和企业必赶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相关专家发布系列报告,对5G发展的历史必然、应用领域、网络建设路径和技术成熟性等方面进行深度系统解读,以帮助
去年,直播带货火出了新高度,今年会不会再次爆发式增长?近日,薇娅、辛巴、王小骞直播卖货,再次引起网友关注。记者对直播基地、商家、平
20日,国新办就2021年一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表示,在前期专项整治的基础上
据统计,在我国去年的互联网医疗市场中,医院月接诊患者超过3亿人次,互联网月活用户规模超过5400万,互联网+医疗正逐步改变现有的医疗服务
短视频诈骗随着短视频APP及直播行业的快速发展,刷视频送礼物已成为很多人的娱乐消遣方式,一些诈骗分子也开始利用视频直播平台,采取冒充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同心奔小康广州大源村,是白云区太和镇的一个城中村,村里的建筑多为低矮楼房,从山腰蔓延到街道两旁。这个并不
平台体系基本形成 连接设备超7000万台套工业互联网快速成长 产业发展再迎政策利好我国工业互联网建设将迎来新一轮利好政策。《经济参考报
据4月5日澎湃新闻网报道,近年来,杀熟一词时常出现,诸如订酒店、外卖等,不同用户获得的价格信息大相径庭,熟客的价格偏高。近期有媒体报
我家西红柿都是自然成熟,吃上一口,保准让你爱上,喜欢的尽快下单了。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北宋镇道庵村的西红柿种植大棚里,种植户张磊正
杭州余杭区五常街道创新数字化改革镇街实践数字五常 智慧服务当前,浙江大地上掀起数字化改革浪潮,这一复杂系统工程如何在镇街落地?地处
看视频赚钱、玩游戏赚钱、喝水赚钱、睡觉赚钱、走路赚钱……如今,不少老年人沉迷于刷手机完成赚钱任务。然而,操作中老人才发现,赚钱任务
工资少?房贷重?月光族?限时0元购,爆款小白理财课12天小白精品理财课,快速学,轻松赚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财富升级秘籍……如今,网络
人脸识别系统早就拆除了,你们放心吧。近日,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相城检察院)检察官对辖区内的多家售楼处进行明察暗访
如果有陌生人给你打电话,并提到腾讯视频会议、共享屏幕等字眼,你要当心了,这很可能是诈骗。近日,国家反诈中心发现,有不法分子利用腾讯
《信息安全技术人脸识别数据安全要求》日前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人脸识别野蛮生长、隐患频现的当下,大家对即将出台的国标寄予了很大期待
5月17日,《广东省社会信用条例》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据悉,《条例》将自6月起施行,特别强调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如明确禁止采集自然
智能汽车被神秘的黑客劫持,远程启动车辆并在街头汹涌前进,形成一股汽车巨浪……这骇人的一幕不仅出现在电影中,也一度成为人们担忧智能汽
针对饭圈粉丝群体在网上应援打榜、造谣攻击等破坏清朗网络生态的情况,中央网信办决定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饭
《数据安全法》完善了我国数据安全治理体系中最重要的一块拼图。《数据安全法》从数据安全与发展、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政
你前脚刚说了想去吃火锅,后脚打开手机就看到App在给你推荐附近的火锅店——究竟是巧合,还是App在偷听我们谈话?据新闻报道,记者近日对手
现在信号是满的,4G速度好快,没想到我在家就能把蜂蜜卖出去!今年五一,重庆市彭水县朗溪乡马头村陈金坝67岁的刘洪超老人,拿着手机高兴地
传统IP网络是个尽力而为的架构,就像一条公路,走的车多了就堵,用户也没办法,要面对很多不确定性。而工业互联网恰恰需要确定性、差异化和
市民吐槽网约车打车贵、司机抱怨平台抽成高,网约车平台收取服务费抽成究竟几何?你和司机对过账单吗?新华社记者近日走访调查,对照乘客付
近日,在荣乌高速新线主体3标沥青中面层施工现场,无人驾驶智能摊压机群惊艳亮相。此次在沥青路面使用无人智能摊铺碾压技术,实现了该技术
智慧工地护航重大工程建设在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东南组团一标段,施工方中建八局日前上线了智慧工地系统,通过集成、分析大数据,让管理人
在5月17日世界电信日到来之际,为全面提高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切实预防和减少各类诈骗事件发生,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
记者昨天从市通信管理局获悉,截至4月底,北京已开通5G基站5 64万个,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实现了对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副中心、CBD、奥
2 5万个截至今年3月份,天津累计建成5G基站超过2 5万个,基本实现全市城镇区域及重点行业应用区域室外连续覆盖,为推动5G规模化应用提供坚
5月17日,北京移动心级服务5G消息上线,这是通信行业首发的服务类5G消息。去年四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联合举行线上发布会,发
近日,一些汽车投诉事件引发人们对车辆数据安全的讨论。智能汽车时代,各运营者非常看重对汽车数据的挖掘。同时,大数据对汽车用户个人隐私
5G基站(第五代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和运行,对环境有没有影响?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鹏昨天表示,从现场检测数据来看,已投入正常运行的
最近5G又成为网络讨论的风口,5G应用首当其冲,各种分析文章层出不穷。从这些文章可以看出来,大家总体对5G还是认可的,迫切希望5G给个好成
5月21日中午,湖州南浔区千金镇党委委员费海峰习惯性地打开手机,点击河长制信息管理系统,趁着午休间隙,看看自己作为河长负责的关皇渡桥
摊开湖南地图,长张高速恰如一条大动脉,自长沙向湘西北延伸,勾连西南邻省。长张高速也如动脉一般,滋养着沿途各处。长张高速旁的益阳市赫
5月24日上午,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大数据发展看贵州网络主题采访团来到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项目现场,了解该项目建设情况及贵安
近日,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大数据发展看贵州网络主题采访团走进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了解贵州大数据的探索实践
新型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十四五专项规划正在编制一批重大成果亮相 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加速深潜器、无人机、磁浮高铁……日前,一年一
记者从国家邮政局获悉,截至6月1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400亿件,接近2017年全年水平,日均业务量超过2 66亿件,日均服务用户超过5亿
最新报告显示,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 8%。在近日召开的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与
5月底,在北京东南郊的南海子公园,一辆贴有身份编码的无人配送车缓缓驶来,游客通过车身购物屏完成商品选择、支付和取货,无论65摄氏度保
一转眼,5G发牌已经两周年了。两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合力推动下,我国5G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不仅在商用进程上引领全球5G发展,并且正基于网
作为新基建的重要领域,数据中心正迎来多方加码布局。《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我国将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在京津冀、长三角
近日,父母沉迷手机怎么办成为年轻人的热门话题。不少网友表示,自己的父母成了手机不离手的网瘾老人,不去散步不去下棋,每天在家躺沙发上
来一份八宝粥、两根油条、一个煮鸡蛋。家住临沂市砚台岭社区83岁的老人蒋生学坐在家中的沙发上,手指轻按按住说话按钮,对着平板说话即可订
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观赛体验,我彷佛真的置身赛场。日前,由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和Nreal共同组织的5G+MR,欧洲杯观赛新方式

相关推荐

精彩推送
1
3